●走出电源购买误区
随着ATX电源市场竟争的日益激烈,价格成了商家的唯一杀手锏,昔日两百多元的电源下降到一百多元,甚至有的几十元就可以买到。在价格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上,商家不时抛出误导性的言论就不奇怪了,由此形成了选购的误区。
1.辅助+5VSB越大越好?
有些厂商的产品标记自己的电源辅助5V能达到1A甚至1.5A,其实,在Intel在ATX规范中定的是0.72A,而实际上到底需要多少是和主板有关的,有的主板甚至只需要0.01A就够了,但有一点是明确的,辅助5V能提供0.72A就保证没事了,辅助5V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出故障,它的寿命才是更重要的。
2.电源版本越高越好?
有的商家宣传自己的电源符合Intel ATX2.3标准,似乎要比别人的要优越许多,其实从ATX2.0到ATX2.3,只做了无关痛痒的修改。在ATX的发展过程中,最重要的修改是从ATX1.1到ATX2.01 ,一是把风扇从外置改为内置,二是辅助5V电源的输出电流从0.01A改为0.72A,一般来说,只要符合ATX2.0标准的电源使用起来都不会有问题。
3.3.3V并非独立输出
当AT电源发展到ATX后,电源随着电脑配件的发展,就必须加入3.3V的电压输出支持,这样一来厂商方面就需要增加生产成本,因此为了考虑利润,当时厂商只是把5V的模块中分离出来降压输出3.3V达到目的,这样便可以节省提供一组3.3V的输出模块,而且电源的独立电压输出的+5V及+3.3V的并没有限制最大输出值,上下相差还是很大的。虽然电源已经经历了这么多年,技术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了,但到目前为止,5V及3.3V使用同一组模块输出一直沿用到至今。
在ATX电源刚出现的时候,由于并没有太多硬件支持3.3V电压,因此5V和3.3V共用一个输出模块并不影响电脑的工作,后来随着DDR内存/显卡等设备的速度不断提升,3.3V的耗电量也与日俱增,此时5V与3.3V共用一组电压输出模块就会让电脑工作不稳定。所以我们看到,很多高档ATX电源都分别使用独立的一组铜线圈作为三重电压的输出布局,这才是真正的3.3V独立电压输出。
而劣质ATX电源只使用两个铜线圈,其中一个就是被5V和3.3V共用的,而Intel当时也看了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,以此就把CPU由使用5V模块组改为使用12V模块组输出,这样就避开了使用5V和3.3V共用一个模块输出的电压,以免增加5V模块的负荷。
由于5V、3.3V是共用一个模块,当5V或3.3V其中一方电压改变时,由于线路共用的关系,会让另外一方的电压也随之改变,最后导致电压不稳定的情况,加上5V及3.3V共用模块的线路设计比较长,当5V或3.3V的电压因需要而改变时,起所需要的作出反映的时间也变长,但是硬件对电压改变都非常敏感,当电压改变的幅度过大而不能及时调节高频震荡的次数时,电脑就会出现不稳定甚至死机等故障,严重还可能导致设备的烧毁。
4.功率达标就行了?
有的用户只觉得功率是关键,认为电源只要功率达标就行了,其它指标无所谓。实际上,除了开关电源的功率外,电源的输出电压的稳定性、输出电压的纹波系数、输入技术指标及电磁兼容性、通过的安全认证指标等,都对设备安全和人身健康至关重要,比如忽略电磁兼容性指标。如果电源的该项指标不合格,则外界干扰很容易对电脑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,使电脑经常莫名其妙地死机,同时,电脑自身的干扰也容易对周围的电器产生影响。
实际上,评价电源的好坏,应该依据它的各项技术参数及指标。ATX电源主要的技术参数有电源的功率、关机时间、输出电压的纹波、杂讯、负载变化率、线路调整率等;技术指标指ATX电源的安全规格(如我国的CCEE认证及国际上的ISO9002认证、3C认证等)、电磁传导干扰、输入技术指标、抗电强度、漏电流、温度要求等。
上一篇:
2016年海峡两岸电脑展会(COMPUTEX TAIPEI)下一篇:
2017年春节放假通知